今晚一個人靜靜地,用熱水暖著腳,再看一次這電影。

兩位主角來自不同的階層,但是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。有錢的一位,結了四次婚也離了四次,大半生為了事業而活,富足但生活得不開心。做汽車技師的一位,大半生為了子女而活,過了半生才發現,自己有很多願望也沒有完成,跟妻子淡如水的感情也感到無奈。

故事中引述了一個故事:埃及人相信,人死後面神時,神會問人兩個問題:

1. 你這一生找到 Joy of Life 嗎?

2. 你有將 Joy of Life 帶給別人嗎?

有錢的那位覺得自己做到一條的問題,但第二條的問題問到他時,他也答不出來。

其實人一生中,長大以後,很多時都是活得身不由己。大部份人都是為生活,為家人忙碌半生。但很可惜的是,很多人都以為,等將來會有時間去做到自己想做的事情,又或者可以安樂地過下半生。可惜,往往都未能如願便離開這個世界。

電影的主題:”Joy of Life” – 我實在不想轉為中文,因為我一直都覺得 Joy 不等於快樂,開心那麼簡單。”Joy” 應該是由心裡發出,是湧流不息,是不會因為外在環境而變化的,才是真正的 “Joy”。還記得基督教的說法:Joy,中文應該是 “喜樂” 吧。

想起了,早前六先生的一篇文章:愈來愈多MBA畢業後才找到自我,白費一切努力?

為什麼人總要過了大半生才找到真正的自我?

這個星期,一路地把自己過去執著的事情都一一放下,才發現,原來自己一直都得介意人家對自己的看法,很介意自己的重要性,以及在工作及社會上的地位,是一個很自我中心的人。可笑的是,其實這個世界沒有了誰也會轉,醫院集團總栽的主角,也在病了以後,才發現自己根本不想花時間在公司的業務上,而自己即使不落手落腳去管,一切還是運作正常。

電影中的 Bucket List,作的事情好像都是有錢便可以完成,但說到底,最難最重要的的一件事,還是真正找到 Joy of Life。

最近開始改良自己的飲食,亦開始慢慢地找到 “Joy of Cooking”,亦使我十分懷念以往老媽的美食。今天放縱自己吃好了一點 (其實跟以往沒節食時一樣而已),才發現美食真的能使人快樂起來,真的要好好珍惜。

希望接著來的日子,能找到更多的 “Joy”。亦能把這 “Joy” 分享給身邊週圍的人。

from 亞當閒話